今晚終於抽了時間,去看《讓子彈飛》。故事「荒誕」,十分過癮,真夠嗆的。
之前透過網絡,看到不少有關這部電影的「解讀」,說當中處處都是隱喻,有友人看了以後說,肯定有些是過分解讀。不過我在看戲的同時,留意到的有趣一點,是有些情節,坐在我身旁的一名大叔,笑得樂不可支,但是較多人發噱的段落,就沒有我身旁觀眾發笑的份兒,同樣比較特別的,是在兩個多小時的戲中,全場大笑的次數,其實寥寥可數。
如果要從這個觀影經驗,得出一個甚麼樣的結論的話,那就是:其實在《讓子彈飛》中,沒有所謂解讀過份與否的問題。有些段子,幾乎人人都會聯想、並立 即認定,是要諷刺甚麼樣的東西的,例如電影一開首姜文與葛優那段講買官的一段。但是至於別人口中,更深刻的解讀,我們領略與否,與我們的經驗應該是有密切 關係,正如說到電影與零八憲章有關,也許是作出這些解讀的人,對事件的認知比較深的緣故。
如果說《讓子彈飛》是對當今中國社會政治百態的一種集大成式的「評論」,那末身在國境以外的我們,與國境以內的人,生活感受從不能百分百相如,對電 影的解讀程度,有落差也不足為奇。畢竟,有人可以從一粒沙看出一個天國,解讀電影的隱喻、向甚麼東西致敬,都是個人行為,沒有甚麼對錯之分,解讀不了亦不 是甚麼天大的對錯問題--我也不會因為身旁的觀眾發笑,而質疑對方「無故」發笑嘛。
忽然想到,四方八面湧出那麼多煞有介事的評論,也許看在創作人眼中,就如那句因昆德拉而流傳的名言:人類一思考,上帝就發笑。
之前透過網絡,看到不少有關這部電影的「解讀」,說當中處處都是隱喻,有友人看了以後說,肯定有些是過分解讀。不過我在看戲的同時,留意到的有趣一點,是有些情節,坐在我身旁的一名大叔,笑得樂不可支,但是較多人發噱的段落,就沒有我身旁觀眾發笑的份兒,同樣比較特別的,是在兩個多小時的戲中,全場大笑的次數,其實寥寥可數。
如果要從這個觀影經驗,得出一個甚麼樣的結論的話,那就是:其實在《讓子彈飛》中,沒有所謂解讀過份與否的問題。有些段子,幾乎人人都會聯想、並立 即認定,是要諷刺甚麼樣的東西的,例如電影一開首姜文與葛優那段講買官的一段。但是至於別人口中,更深刻的解讀,我們領略與否,與我們的經驗應該是有密切 關係,正如說到電影與零八憲章有關,也許是作出這些解讀的人,對事件的認知比較深的緣故。
如果說《讓子彈飛》是對當今中國社會政治百態的一種集大成式的「評論」,那末身在國境以外的我們,與國境以內的人,生活感受從不能百分百相如,對電 影的解讀程度,有落差也不足為奇。畢竟,有人可以從一粒沙看出一個天國,解讀電影的隱喻、向甚麼東西致敬,都是個人行為,沒有甚麼對錯之分,解讀不了亦不 是甚麼天大的對錯問題--我也不會因為身旁的觀眾發笑,而質疑對方「無故」發笑嘛。
忽然想到,四方八面湧出那麼多煞有介事的評論,也許看在創作人眼中,就如那句因昆德拉而流傳的名言:人類一思考,上帝就發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